曲阳县艺谷园林雕塑有限公司

《绽放》这件雕塑,无疑象征着中国文化的落地生根

更新时间:2018-10-23 16:57:40
在这座无论是历史还是美学上都打着西方烙印的三一广场中,《绽放》这件雕塑,无疑象征着中国文化的落地生根。
在伦敦历史悠久的三一广场,一朵中国文化之花悄然绽放。在这座古老建筑的天井花园中,不久前竖立起一座名为《绽放》的雕塑。这座雕塑由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设计团队设计创作,意在展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雕塑整体看上去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金色外观象征着中英关系正处于“黄金时代”;顶端部分将“树枝”设计成亭台的造型,寓意为汤显祖着名作品中的“牡丹亭”,而树干部分的雕饰则是一座古堡和盛开的玫瑰,这些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标志性符号。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虽生于同一时代却相隔千山万水,分别创作了《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爱情悲剧,又同于1616年逝世。后人也常常将两位戏剧大师进行比较研究。有人说,汤显祖所处的明朝比莎士比亚所处的伊丽莎白时代更加封闭,因而汤显祖作品的格局尤显可贵;也有人说莎士比亚对人性的窥探超越了时代和宗教束缚,而汤显祖的作品则时时处处带有道家思想的影响。不过,从当下来看,无论孰优孰劣,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为中国和英国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东方和西方相遇时找到了一个载体。
三一广场这片土地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是古罗马人进入英国后较早的据点。此后,与三一广场百米之遥的伦敦塔,成为英国一时的政治中心。19世纪以后,海上贸易逐渐兴盛起来,大量商船经由泰晤士河驶入伦敦腹地,1912年英国政府在三一广场10号修建了伦敦港务局总部,这座富有“布杂艺术”风格的建筑成为三一广场上地标性建筑。往来的商船带来了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让英国人领略到遥远东方国度的魅力。而几年前,这里又成了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落脚点,原伦敦港务局的建筑被中国企业收购,不禁让人感叹时代的轮回。
如今,这座建筑的一部分已经变身为一家五星级酒店场所。不过,走入这座古老的建筑,会发现许多装饰和格局都被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功能划分,但又能随处找到历史的痕迹。例如,在一个房间储藏红酒的墙壁上,保留了100多年前的木雕,雕工卓绝,从人物的表情到树叶的脉络,栩栩如生;另一间被称为“联合国宴会厅”的大厅,据称二战结束之后,多国首脑曾相聚于此,战后设立联合国的构想,正是始于这间大厅。
近年来,中国和英国这两个东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在多领域、多层次加深交流与合作,尤其中国文化“亮相”英伦各地的频率越来越高。去年年底,大英博物馆中国与南亚馆修葺一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前往为新馆剪彩;今年春节前,汤显祖的经典作品“临川四梦”之《邯郸记》在伦敦哈克尼帝国剧院上演,场场爆满,英国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今年首次在英国利物浦展出,预计10月展览结束时参观人数将超过45万人;不久前在伦敦举行的贵州省推介会,更是让不少英国人赞叹:原来仅仅用北京、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来定义中国是远远不够的,绿水青山、苗寨侗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
回溯历史,中国的儒家思想、科举制度曾被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吸纳,海上丝绸之路又将饮茶文化带到英国,而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推动洋务运动开端的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这些不自觉的交流互鉴已然令两国不同程度受益。当下,中国主动践行文化“走出去”,不仅展现出一个大国的文化自信,更会为中英两国增进了解、民心相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过境迁,中英两国的交流早已超越了一艘艘商船,以及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给我们留下的剧作,文化的交融为古老的三一广场带来了东方之美,也为两国不断紧密的各领域交流合作添加了新的注脚。
工程案例Engineering Case

顾客满意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宗旨。提供一流的服务,让顾客完全满意

联系人:高经理 13722299971

办公室电话:0312--4315899

QQ:2158595352

邮箱:yigudiaosu@126.com


联系方式
高经理:13933218108

扫一扫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