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标志神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觉,避免被其损伤。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树立王朝称为“定鼎”。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一般为奇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皇帝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皇帝之坟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明。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心政权的九鼎。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利的标志,“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显贵”、“隆重”等引申含义,如:出言如山、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承受恩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依然有必定影响。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心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公民礼堂广场,标志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含义深远,文明内在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