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身份的演变,与历代统治者加封,与佛教、道教、儒教推崇以及民间英雄崇拜心理都有直接关系。关公文化具有流行的普及性、神性的多重性、文化的融合性、现实的教化性、信众的群体性、传播的国际性等特征。它在当代依然具有诸多现实价值。
关羽生前也就是一名蜀国大将,不说别的朝代,单说三国时期,论勇猛、智谋、威望,超迈其上者大有人在。论职位不过汉寿亭侯、追谥壮缪侯。然而一千年的时间里竟屡屡升迁,百姓对其奉若神灵,乃至到今天形成对其尊崇、仿效、礼拜的独特文化现象。据《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记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其中描写了他斩颜良诛庞德、水淹七军、刮骨疗毒、挂金封印、拒婚孙权及走麦城的事迹。
寥寥九百余字,展现的是一个比较接近历史的关羽形象。《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使关羽形象在文学领域逐步象征化、符号化,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固定意象,在社会各阶层对关羽的塑造中,忠、仁、义、礼、智、信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固化在关羽形象当中,使关羽成为世人瞩目的偶像。在封建帝王神道设教的促进下,在文人纯粹唯美的颂扬中,在百姓祈愿平安幸福的崇拜中,关羽逐渐被提升到伏魔大帝的神位。这样关羽不仅成为这些文化精神的代表性人物,而且也被赋予超自然神性特征。在形成对关羽“全民崇拜”过程中,佛、道、儒三家都先后参与其事,终于使关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神礼氏之一,而且对于凝聚近代中国民族精神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地位的高升,此时的关羽已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其形象也在不断异化,人们通常在关庙见到的大型关公,既非演义、亦非正史里的关羽,而是按照后世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理想观念重新塑造和组合的关公。这位另类关公,承载着现实人们的希望和寄托,成为千秋凛然的伟岸形象,尤其是成为海外华人社会维系圈内社会联系和公共生活的特殊纽带以及亲情认证。
关公文化具有流行的普及性、神性的多重性、文化的融合性、现实的教化性、信众的群体性、传播的国际性等特征。它在当代依然具有诸多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