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素有万世师表、文圣人的尊称,孔子开创了私办学塾的先例,孔子认为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学习都要学习,不在只是贵族的专利,开创因材施教的学习方法,如今在很多的高校都有孔子铜像传承儒家思想。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集中体现,“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孔子将其作为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情操的准绳。
在人世间,“仁”是指泛爱众,友爱亲人,忠诚君友,关怀社会和关爱他人的道德修养。关键在于“仁”的主动性、自觉性,没有仁者之心的人,就不会有“仁”的主动性、自觉性。所有的美德,都是“仁”的一种外在表现,“仁”也不能脱离这些美德而存在。
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对“仁”给出明确、完整的定义,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所以“仁”是所有道德规范的集合体,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等丰富内容。
“仁”不仅仅是孔子主张的一种理论、一种态度,还是他切实身体力行的一种实践,孔子的仁,含有天地本体之德,客观无私。老子的“上善若水”和孔子仁的思想有共通之处,这也是“仁”的最深奥义。只有具备了天地恒定久远、周流不息、无私给予的德行,才能称得上“仁”,“厚德载物”才能达到“仁”的境界。